工信部: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
2025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两化融合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两化融合领域重点工作汇报,审议《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研究部署推进两化融合的思路举措。会议提出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加快重点行业智能升级,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这意味着AI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成为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要实现这一升级目标,需聚焦以下核心路径:
感知迭代:从“能看见”到“能理解” 利用AI视频分析、智能传感器、工业物联网等,使制造现场的“眼睛” 更敏锐、具洞察力,从“能看见”到“能理解”。 控制迭代:从“规则控制”到“智能生成” 以软件定义自动化等新一代工业控制系统,打破传统控制系统封闭结构,借助AI助手工具,实现从“规则控制”到“智能生成”。 执行迭代:从“自动化”到“智能协同体” AI与工业机器人深度融合,形成具备感知、判断、执行能力的“工业智能体”,从“自动化”到“智能协同体”。 运营迭代:从“记录管理”到“预测优化” AI加速集成于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成为制造优化智能引擎,推动制造过程管理从“记录管理”到“预测优化”。 决策迭代:从“周期滞后”到“实时智能” 借助AI模型进行情景模拟、质量预测等,让制造决策从“周期滞后分析”到“实时智能决策”。 通过感知、控制、执行、运营、决策五大层级的智能化迭代,人工智能已深度融入制造系统的核心架构。它不再是附加的外部工具,而是成为驱动各层级协同运作的关键智能要素。这种深层次的融合,有效打破了传统分层架构的边界,推动制造系统从层级分明的单向控制,向全域实时交互、智能协同决策的系统性优化模式演进。 据悉,《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于今年3月31日发布,主要目标包括:持续完善新兴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标准研究,制定行业标准1800项以上,组建5个以上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标准化技术组织等。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两化融合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强调,要把两化融合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任务和具体实践,准确把握两化融合新的发展内涵、时代特征、实践要求。此外,会议要求,拓展多元投融资渠道,加大对两化融合薄弱环节投入。发挥两化融合标杆引领作用,用好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等保险补偿政策,引导企业深化新技术、新产品融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