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2024年数字产业突破35万亿元,直接从业人员达到2060万人

2025-04-10 09:22:24 于海娇 30

3月31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王彦青的发言,勾勒出 2024 年我国数字产业的清晰画像。不仅呈现行业规模的稳健增长,更揭示数字产业在结构优化与创新驱动下蓬勃的发展态势,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深远影响逐渐凸显。

工信部:2024年我国数字产业直接从业人员达到2060万人








重点领域全线增长

数字产业规模突破35万亿元










会上,王彦青表示,2024 年我国数字产业在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和从业人员数量等方面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完成业务收入 35 万亿元,同比增长 5.5%;实现利润总额 2.7 万亿元,同比增长 3.5%;直接从业人员达到 2060 万人,数字产业为稳定经济增长、赋能千行百业作出重要贡献。

  

电子信息制造全面回升向好,规模以上增加值增长 11.8%,消费电子市场回暖,拉动手机、微型计算机和彩电产量增长,进出口也持续回升。


原生鸿蒙系统正式发布,技术创新成果显著。成为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这是我国数字产业在操作系统领域的重大突破,提升了我国在全球数字产业竞争中的地位。


投资热度持续走高,“两重两新” 政策拉动叠加全球市场需求复苏,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12%,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保持较高投资热度,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产业生态逐步完善,国际化布局加速。围绕信息通信、人工智能等数字领域,已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数字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发挥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

同时,数字产业 “走出去” 步伐加快,积极开拓 “一带一路” 沿线市场,加强了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了我国数字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大数据产业

技术突破与生态完善并进












针对大数据产业发展,王彦青指出,我国大数据产业已成为支撑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基础,2024年呈现三大亮点。


技术创新:大规模数据处理、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数据处理效率和分析能力大幅提升。 


数据治理:发布大数据领域国家标准37项,5700余家企业通过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国家标准认定,企业数据管理能力显著增强。


产业生态:大数据产品覆盖数据采集、存储、计算、管理和应用全生命周期,数据加工、安全合规等专业服务机构快速发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应凸显。  












下一步计划

推动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











王彦青强调,当前数字产业仍处于战略机遇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协同各地区、各部门从三方面发力。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攻克“卡脖子”技术。推进人工智能、关键软件、工业互联网等原创性技术攻关;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数字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支持鸿蒙生态拓展,培育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  

二是强化产业协同,培育国际竞争力集群。实施数字产业优质企业培育工程,建立“初创企业-专精特新-生态主导型”递进式培育体系;开展数字产业集群梯度培育行动,发挥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集聚优势;制定《工业领域数据要素应用场景指引》,推动数据要素在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等场景深度应用。  

三是深化国际合作,共建全球数字生态。依托“一带一路”、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构建数字产业生态合作网络;加强与国际组织在技术标准、数据跨境流动等领域的规则对接;举办中德、中欧数字产业对话,推动国产数字技术解决方案出海。  




永安迈迪标识解析服务平台

紧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契机,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大数据、云计算、5G网络等新一代科技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化发展,不断推进科研成果深度应用,聚焦核心技术,共享智能时代。

联系我们

电话:13387839869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沈胡路63号13层


首页
产品
新闻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