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二)总体设计方案
题记: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以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着重强调 “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明确了方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是推动企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能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政策咨询、技术创新、市场拓展、融资支持、人才培训、知识产权、政策匹配等全方位的数智化服务。
2022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的通知》(工信厅联企业〔2022〕22号)通知要求以省为单位,围绕100个细分行业,以300个左右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打造4000~6000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样本。
2022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发布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2022年版)的通知(工信厅企业〔2022〕32号)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9个政府单位与华为等5家公司联合制订了2022版的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从数字化基础、经营、管理、成效4个维度对企业数字化水平进行评估,并根据评测分值将企业数字化水平划分为一级至四级共四个等级。
2022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的通知》(工信厅信发〔2022〕33号)从增强企业转型能力、提升转型供给水平、加大转型政策支持等三个方面,阐述面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供给方和地方各级主管部门的数字化转型工作指引。
2023年6月关于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建〔2023〕117号)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发出通知,计划2023~2025年分三批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通知提出工作要求和资金支持政策,明确以城市为单位推动试点,以制造业关键领域为重点方向。每个省会城市或计划单列市试点中央财政予以支持资金1.5亿元,其他地级市或直辖市区县予以支持资金1亿元。
2023年10月工信部、财政部对第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公示公布第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包括苏州、东莞、宁波、厦门、合肥、武汉、青岛、南昌、上海浦东新区、福州、长春、沈阳、大连、南宁、济南、太原、石家庄、郑州、长沙、成都、天津滨海新区、重庆渝北区、昆明、杭州、北京昌平区、深圳、榆林、哈尔滨、兰州、海口等30个市(区)。
2023年10月2023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大会在合肥举行大会以“数实融合、赋能万企”为主题,强调要强化政策支撑,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大力推广、持续优化《中小企业数字化评测指标》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做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
2024年4月财政部办公厅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4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24〕23号)两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省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组织申报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通知特别指出,规上工业企业超过15000家的广东等12个省份可以最多推荐两个城市。
2024年6月工信部、财政部对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名单进行公示公布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包括北京市顺义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唐山市,山西省长治市,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辽宁省盘锦市,吉林省吉林市,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上海市松江区,江苏省无锡市、南京市,浙江省金华市、绍兴市,安徽省芜湖市,福建省泉州市、龙岩市,江西省九江市,山东省烟台市、济宁市,河南省新乡市、鹤壁市,湖北省宜昌市、襄阳市,湖南省株洲市、娄底市,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四川省宜宾市,贵州省贵阳市,陕西省西安市,甘肃省酒泉市,青海省西宁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36个市(区)。
2024年9月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现场交流活动在宁波举行此次现场活动推动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之间的学习交流,浙江、广东两省的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和宁波、南昌、长沙、苏州、厦门、天津滨海新区分别做了代表发言和推进成效分享。同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发布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2024年版)的通知》(工信厅企业〔2024〕56号)2024版的评测指标在2022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可用于企业自主填报、利用评测系统进行调查研究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试点企业数字化水平现场评定。
2024年11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与财政部经济建设司联合发布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试点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南(2024年版)》。该指南为各试点城市组织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实地评测提供了参考,旨在推动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2024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截至目前关于中小企业数转的最新政策文件。方案阐述未来三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在深入实施百城试点、分类梯次开展数字化改造、推进链群融通转型、推动人工智能创新赋能、深度激活中小企业数据要素价值、提升数字化转型供给质效和提高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能力等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并列出加大资金支持等5项保障措施。
贰(02)平台释义与必要性分析
中小数转公共服务平台基本释义
数智慧萃官方认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是服务于试点城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平台,面向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商、数字化专家、地方主管部门四类用户。其核心功能包括数字化水平评估与诊断、产品与解决方案服务、供需管理与对接、数改申报与实施、项目与绩效管理等,帮助试点企业快速开展数字化转型改造,助力试点城市推进数转试点工作落地。同时,平台还提供数字化能力提升服务,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升级。
以各地已有的平台为例,杭州发布的 “1+3” 平台聚焦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信息交互,其中 “1” 是数字工程服务商能力发布平台,“3” 是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及健康、通信设备制造三个细分行业专业服务平台;昆明的平台由不同端口构成,门户用于数转综合宣传,服务商端搭建应用驾驶舱、形成服务商资源池,政府端集数据分析与服务监督为一体,运营端进行平台运营管理 。
中小数转公共服务平台内涵
叁(03)总体设计
当前,国家大力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主管部门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作为培育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试点城市都迫切需要抢抓纳入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战略发展机遇,高水平建设市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同时,依托城市域内域外生态化建设、运营,强化国家高端资源导入,数转服务资源汇聚,赋能提升企业数字化发展能力。
平台将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建设,数字驱动、数实融合,互联互通、耦合嵌套,数据为基、安全为要,公共为本、生态赋能”等原则,重点建设试点工作调度、公共服务、工业软件供需以及企业数字化服务等业务,为试点城市改造工作提供项目管理调度、转型结果评估、转型解决方案对接等基础服务以及人才等增值服务,奋力打造成为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
平台将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开展提供项目管理调度、转型结果评估、转型解决方案对接等基础服务,提升试点企业、试点服务商基本信息更新、管理、分析效率,提升主体画像能力,提升流程节点管理效率,实现试点工作的全流程闭环、全链条监管和全资源集成,支持试点城市顺利完成中小数转试点工作。
中小数转公共服务平台设计定位
以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为核心,以试点城市工作的组织实施流程为脉络,形成“上传下达,纵横互通”的各类平台衔接关系,即实现城市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的“统筹集约,共享融合,数据赋能”。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赋能平台向上与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打通,实现试点企业基本信息数据、项目进展数据、验收结果数据等互联互通,形成对试点工作重要支撑。向下与试点城市数字化转型相关职能部门及行业监管部门数智化系统进行打通且集成服务入口,形成统一入口、统一管理、统一调度,获取N个试点行业领域的相关应用服务数据,精准化跟踪试点行业共性个性需求的数字化实施落地情况,实现试点工作统筹调度,强化试点行业领域对产业发展情况的全景画像,实现诊转联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形成对试点行业企业测评诊断-工业软件产品超市-解决方案的服务闭环。
横向与试点城市的政务大数据中心、地方服务APP平台等第三方平台打通,实现数字化服务商资源、数字化服务包产品、数字化转型项目信息、工业软件产品超市信息等互联互通,实现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的全面支撑。与国家专精特新梯度培育平台、人才培育平台、数字化转型等级评测等平台打通,以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专精特新能力为核心,实现企业画像、企业服务、企业信息、企业对标等互联互通,深化成长发展路径和模式,进一步整合中小企业服务网络资源和服务覆盖,促进中小企业利用数字化转型做大做强。
中小数转公共服务平台架构设计
试点城市级中小数转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总体框架设计为“1”个应用支撑服务平台和“N”个核心业务场景应用(即“1+N”架构)。“1”个应用支撑平台是指集基础支撑工具、共性服务能力、算法模型仓库和统一后台管理为一体的基础应用支撑集成服务平台。“N”个核核心业务场景应用是指打造政府管理监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工业软件供需对接、企业数字化服务等核心业务场景应用,并以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为基础,结合经营能力、创新能力、成长能力等场景不断迭代应用能力,打造满足需求适宜地方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应用服务。
基于“1+N”架构建设涉及基础设施层、数据层、支撑层、应用层和门户与展示层,按照国家和试点城市省市相关标准与规范、安全与保障要求设计。
基础设施层:主要依托于试点城市政务云服务平台的计算、存储、安全、网络等服务资源,构建支撑城市级中小数转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行环境。
数据服务层:归集试点城市主管部门的中小数转项目、资金、人才、产业、企业等数据,以及涵盖试点城市协同部门等数据,融合第三方数据,构建城市级中小数转公共服务平台统一数据基础设施底座和中小数转数据资源体系,为试点工作调度、企业公共服务、工业软件供需、数字化转型服务等提供统一的数据服务。
支撑层:主要为上层应用提供集各类共性支撑、组件工具、关键技术、流程引擎等支撑的应用支撑集成平台。
应用服务层:打造试点工作调度、公共服务、供需服务、企业数字化服务核心业务应用,实现城市级中小数转公共服务平台的资源统筹调度和业务协同治理。
用户展示层:根据城市级中小数转公共服务平台用户对象的需求,围绕政府、企业、第三方服务商等,基于PC端和移动端服务获取中小数转服务。
标准与规范:包括国家、试点省市对中小数转服务建设提出的标准与规范,以及平台根据业务需求制定的数据标准和业务规范。
安全与保障:按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要求,建立统一安全保障体系,从物理、网络、系统、信息和管理等方面保证项目整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