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标识赋能赋能辽参产业-辽宁万璟进出口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2024-07-24 15:47:57
于海娇
17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数字经济在渔业领域的发展,我国提出以“数字+产业”为发展模式,数字赋能渔业全产业链,构建养殖海区监管智能化、海水养殖生产数字化、产品质量溯源全链化、市场营销品牌化的产业链体系,建立更为绿色、生态、智能的辽参养殖产业新模式,促进辽参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典型应用案例:
辽宁万璟进出口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品质海参销售与进出口的知名企业。自成立以来,公司秉承“品质至上,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源自深海、营养丰富的海参产品。公司精选全球优质海域的海参资源,结合先进的加工技术和严格的品控体系,确保每一份产品都能达到最优品质。公司不仅是一家海参销售公司,更是一个致力于推广健康生活方式、传播海洋文化的使者。将继续秉承初心,不断追求卓越,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健康、美味的海参产品。(一) 利用大数据构建海参安全高效智慧养殖系统
好的参苗能够抗高温、抗病害能力,从而有效降低海参死亡率,大幅度提高产量和生长速度。在数字化浪潮下,推动“数字+辽参产业”发展,将物联网、5G远程监控、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应用于海参养殖产业,利用现代化大数据构建“海参安全高效智慧养殖系统”,提升优质苗种覆盖率,使养殖方式更加生态化、智能化和科学化。在海参养殖的水域,用夜视仪、监控摄像头,物联网远程监控等技术手段,随时检测水质和海参的成长情况;在饵料投放、环境监控、水质改良、底质改造、采捕方式等方面实现机械化和智能化;在养殖区域布放监控摄像机,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时传输信息。养殖企业用户可以在线水质监测等智能终端采集水质参数、视频等信息,通过中控室服务器将信息发送至用户手机、个人电脑等智能终端;通过终端观看视频及水质参数,根据养殖需要发送增氧、投饵等控制指令到中控室,由中控室发送指令传给布置在养殖区的设备,实现远程智能控制。在海参捕捞方面,利用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实现海参捕捞取代传统手工捕捞模式,不仅降低劳动强度、提升作业效率、减少作业成本,而且减少捕捞人员的健康和人身安全风险。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政府相关服务部门应大力推进智慧海洋平台建设,搭建智慧海洋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疫情灾情监测预警、海洋生态监测预警及养殖情况精准服务等功能。(二) 基于MA标识建立辽参产品质量追溯系统
MA标识赋能供应链,记录产品的物流信息,并基于标识信息不可篡改的特性把商品的质量、物流、质检等相关商品信息全部记录,从而实现产品从原材料、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等整个供应链上的全程跟踪追溯,确保了产品质检、物流、管理全过程的透明度,不仅倒逼企业提升自身管理标准及产品质量,而且可以让消费者更加直观地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辽参”作为辽宁省地理标志产品是一种独特的知识产权,不仅具有品牌优势和竞争优势,而且对提升地区知名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地理标志溯源系统是将MA标识、大数据、云平台、小程序等互联网技术与地理标志结合,对企业产品进行追溯、防伪、防窜货的管理,覆盖产业链的上下游,服务于终端消费者。地理标志溯源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唯一的MA码,为每件产品赋予身份标识,即一物一码,实现对产品的源头、加工、流通、销售等信息的全流程追溯,保证了商品信息的透明化、可视化,提高了企业品牌信任度。(四) 利用标识解析技术建立多元化数字营销系统
数字经济催生了新的商业发展模式和营销模式。扩大销售渠道,积极利用京东、快手、拼多多、淘宝等主流平台,MA码链接线上、线下商城的模式,整合线下专卖店、网络专卖店,把握消费者需求,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打造“共享经济”新模式,实现与电商的深度融合,全渠道销售。